厦门大学师生赴威海开展暑期社会实践

发布日期:2025-08-06 00:08    点击次数:145

近日,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“向威而行共绘山海”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威海,开展了为期一周的“同心共建精致城市”活动。13名师生先后走进刘公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华夏集团生态修复项目和镇街部门、街区小巷、基地场馆、项目现场等地,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底蕴和建设成果,感受“精致城市·幸福威海”的独特魅力与活力,更亲身参与了城市微更新项目改造等实践活动中,力求学以致用。

在刘公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实践队漫步于甲午战争陈列馆,将历史影像与今日威海对比。“那些无声的照片和历史文物将那段无比沉重的记忆拉近到我的眼前。如今看向这片平静而安详的海面,更让我懂得了和平的来之不易,也激励着我们当代大学生应当自强不息、奋发向上。”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学生陈嘉骏说。这场跨越山海的实践之旅,让青年学子在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中,思考着如何用所学所长贡献青春力量。

走进华夏城生态修复区,曾经的矿坑废墟已蜕变为5A级景区。师生们实地参观改造效果,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体验在精致城市发展思想指引下,华夏城取得的新变化。面对1227万棵植树修复的生态奇迹,师生们深受启发。绿色环保,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课题,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。厦门大学学生吴雅妮表示,她通过对比和亲眼见到的绿水青山,感觉非常震撼。这对她的启发是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要同时注重生态保护,未来在专业作业当中,她还将加入更多有关生态保护的内容。

不仅如此,实践队深入城市一线:在网红地标火炬八街,与清华大学设计师李久太探讨“微更新”策略;于百年老街栖霞街,记录青砖灰瓦中的市井烟火。通过走访和对话商户,队员们提出街区导视优化、空间活化等方案,用设计思维助力“绣花式”城市治理。

谈及将此次实践目的地选在威海,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党委副书记沈辛毅表示,是“奔”着威海精致、时尚的城市风情而来。威海不仅拥有千公里的山海景观,还集结了一批国际时尚元素,培育了贯通上下游的纺织服装及数字创意产业,为学院人才培养提供了“练兵场”。此次实践活动以城市为“课本”,推动“校园小课堂”与“社会大课堂”协同育人,激励广大青年学子筑牢文化自信,汲取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。

在长城爱心大本营,通过与残疾人朋友面对面交流、开展鹅卵石绘画培训等,将课堂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,架起高校学子与特殊群体之间沟通与关爱的桥梁。

“通过这些大学生走进长城爱心大本营,帮助我们这些残疾人,在原有的‘鹅卵石文创梦’上,再进一个阶梯,让他们画出更好的画,做出更好的作品,创造更多的收入。相信今天这些大学生来会给这些残疾人朋友增添很多的智慧。”长城爱心大本营党委书记刘长城说。

谈及本次实践活动,“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实地调研、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,将社会实践与爱国教育、专业提升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相结合,将来能够以设计为载体,更好地赋能城市发展。”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辅导员戴佳苗说。

7天行程跨越山海,实践队形成文创设计、微空间改造方案等多项成果。在未来,厦大创意与创新学院将继续推动“校园小课堂”与“社会大课堂”融合,激励学子以设计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。(Hi威海客户端通讯员王建平陶春王钰淇李文思吕玥佳)



下一篇:没有了